通讯员:熊婧文、夏文秀
为进一步筑牢武汉大学家属区食品安全防线,系统构建长效治理机制,4月17日上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德友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聚焦家属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建设,重点围绕家属区商业网点规范化管理、“住改非”和小餐饮门店治理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讨。街道相关部门、校房产部、保卫部及总务后勤部负责人参会,共同探讨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新路径。

会议首先听取了质量与安全管理办公室主任蔡恒关于商业网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汇报,蔡恒提出,要构建商业网点“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双项标准化管理机制,通过量化指标、动态监管等手段实现全流程管控,推动商业网点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全力为师生打造安全放心的食安环境。随后校园环境管理中心主任曾文晖从现状调研、家属区“住改非”和小餐饮管理情况、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后续工作思路等三个方面对家属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专题汇报。
参会单位围绕落实家属区食品安全与消防安全责任、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进行了充分交流与研讨。珞珈山街道、珞南街道市场监管所、执法中心负责人结合属地管理经验,分享日常工作流程、管理措施等内容,并表示将与学校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方式,共同规范家属区门店经营行为。
朱德友对各街道相关部门的长期支持与配合表示感谢。他指出,家属区“住改非”管理问题关乎校园安全稳定大局,必须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强化治理效能。与此同时,家属区的食品安全与消防安全管理作为校园安全的核心环节,亟需通过多方协同、联动共治予以保障。他对相关部门提出四项具体要求:一是要深化隐患排查,筑牢安全防线。要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拉网式排查,建立动态更新的风险台账,确保隐患排查“全覆盖”、整改“无遗漏”。二是要压实主体责任,构建责任闭环。要进一步细化监管职责分工,明确街道、学校职能部门、商户业主等各方责任,形成全链条责任体系,杜绝责任虚化、监管缺位。三是要强化法治保障,严守安全底线。必须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四是要推动协同共治,凝聚治理合力。要充分发挥政府行政资源与学校管理优势,构建联动治理格局,通过信息共享、联合执法、长效协作等机制,实现治理效能最大化。

据悉,武汉大学始终将食品安全工作置于校园治理的关键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施策”原则,未来将进一步推进宣传教育与防范措施的深度融合,着力提升师生食品安全意识,严格把控食品采购、加工等源头环节风险,构建覆盖全过程的监管体系,深化与多部门的协同治理,汇聚各方力量,共同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