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余佳卉
为进一步推动武汉大学校园垃圾分类、“撤桶并点”政策实施,营造“静净美雅”校园环境,11月26日上午,校园环境管理中心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及“撤桶并点”研讨会,环卫办、园林绿化办管理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环卫办主任梁超、园林绿化办主任张庆红主持,大家共同为校园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工作建言献策。

首先,郭显涛作为“退桶还路”专项工作负责人详细汇报了关于“退桶还路、撤桶并点”民生实事的工作成效。他表示,2024年已完成四个校区所有垃圾收集点位及垃圾桶数量的统计,同时完成了现状垃圾收集点位的图纸绘制。“撤桶并点”前,校内共有220个垃圾收集点位,垃圾桶2000余个,截至目前,已经撤并垃圾点位39处,约412个垃圾桶,垃圾桶减少率约为25%,减少的垃圾桶逐步用果皮箱替代。
梁超对“退桶还路、撤桶并点”工作的完成质量给予高度肯定。他强调,垃圾分类与“撤桶并点”工作同样重要,对于提升校园及社区的整体环境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一步将制定工作方案,拟选定校园部分核心区域开展校园垃圾“定时投放、定点清运”试点工作。

研讨交流环节,各园林环卫队队长、副队长围绕垃圾分类与“撤桶并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就各个队伍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疑点进行分析与研讨。张庆红针对各队发现的问题以及当前校园垃圾清运、垃圾分类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与措施。
梁超作会议总结。他指出,2024年的“撤桶并点”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从三个维度进一步推进垃圾清运与分类的后续工作:一是加强校园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激发全体师生的参与热情,让师生都成为校园垃圾分类的参与者。二是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拟选定校园部分核心区域开展校园垃圾“定时投放、定点清运”试点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至全校区域,以期有效降低师生对垃圾清运的投诉,营造更加和谐的校园环境。三是深入开展实地调研,灵活调整垃圾内转车辆的清运频次,优化清运路线,力求在保障清运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垃圾处理工作的整体效能。